本报讯记者近日从江苏省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后环保部门将及早介入,对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和降低公路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专家指出,此次会议意味着每年投资超过200亿元的公路建设项目有望不再成为环境保护管理的“死角”,实施全过程监管将把公路打造为“生态路”。
据介绍,以前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各类公路建设项目一直是环境保护管理的薄弱环节,很多公路建设没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或者已经开工了才补办环评,往往导致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环保部门指出,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长,作业面积大,生态环境影响较大,而且容易涉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居民区、医院和文教区、放射性物质偏高区等特殊区域的环保工作,如不切实做好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
针对国道、省道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特点,江苏省环保部门加强与交通部门的沟通,积极为公路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服务。据了解,省环保局改革了环保审批制度,下放部分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为公路重点项目的环评报批手续开辟快车道,提高了审批效率。同时,环保部门还加强技术服务,协助做好公路的环保工作,并对敏感的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听证及审批前公示。如针对京珠高速公路原线路通过高放射性地区的情况,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后改道30多公里,避免了路上乘客受高放射性辐射的危险。今后,省环保局还将转变过去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模式,从公路设计之初就及早介入,对公路建设的全过程实施监管,使公路成为“生态路”。